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概况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3-08-27 [来源]: [浏览次数]:

一、专业概况

1.专业沿革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我校在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依托《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年办学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我校医学检验专业创建于1984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是省内最早开办医学检验专业之一的学校,先后曾开办检验、医学检验、卫生检验等专业,为国家培养了过千名检验人才,部分毕业生通过继续努力获得了硕士、学士等学位,有的已成为我省检验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依据《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党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的要求,在2008年新增设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以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基本理论,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在卫生检验与检疫领域中从事检测、质检和质量控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

2.专业背景

2003年暴发的非典型肺炎、2004年暴发的禽流感、2005年出现的猪链球菌感染、以及最近几年的劣质食品、劣质药品充斥市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尤其是2008年“三聚氰胺”劣质奶粉更令人震惊。为此,国家高度重视卫生检验与检疫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加强国家、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的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同时还强调了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建设,建立三级预防制度、健全预防体系。

目前广东省卫生检验与检疫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首先是基层卫生防疫部门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员匮乏,据《广东省“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统计,全省各类卫生专业人员中,检验人员有13585人,占卫技人员比例为4.8%。其次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体现为①地区分布不合理,高级职称大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一带;②城乡分布不均匀,基层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基本是空白。再次是我省还未有开设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层次的只有广东药学院在预防医学专业中开设卫生检验方向,每年只招生一、二个班,与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间极不相适应。

3.人才培养情况

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在2008年开始招生,当年招生73人,以广东省内生源为主,经过一年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现已逐步进入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的专业课学习。2009年按计划招生一个班55人。该专业现有在校生128人。

二、专业现状

1.师资队伍

(1)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专业带头人:刘建东老师,男,1969年11月,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在读博士生,执业医师,1994.7 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专业毕业,获劳动卫生学硕士学位,2007.9-现在,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持与参与省、市、校级科研课题4项, 获奖3项,近三年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8篇,在行业中有较深的影响。

骨干教师植瑞东等老师是肇庆市科技专家库专家、承担了广东省卫生厅和市检验指委会课题。骨干教师3人中1人具备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均具有“双师”教师素质,担任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

(2)专任教师队伍数量足够、结构合理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在校生总数128人,教学团队中专任教师16名,其中硕士4人,占25%,具备“双师”素质教师11人,占68.75%;副高以上职称5人,占专任教师31.25%,中级职称5人,占31.25%。专任教师数量足够,能充分满足本专业教学与实验与实训的需要,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

(3)专任教师参加临床一线工作,具有临床一线工作经历

专业教师每年坚持到医院检验科、感染控制科、保健科等科室参加临床一线工作或医教结合工作,不断提高临床检验技术与卫生检验水平。本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占68.75%,教学水平高,专业技能熟练,能满足教学与临床的工作要求。

专业带头人主要担任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预防医学》、《卫生毒理学》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经常参与临床一线的实践工作, 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骨干教师具备副高职称的1名,具备中级职称的2名,均具有“双师”教师素质,担任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教学效果好;专任教师中具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达40%以上。

2.实践教学条件

(1)学校有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

建立了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先进,运行状态良好

我校一贯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立了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实验条件良好的检验技能训练室(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免疫学及检验技术实验室、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实验室和血液学检验实验室、预防医学实验室)、分析天平室、精密仪器室、分析化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等校内实训室,各实验室配置有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等电教设施;拥有设备齐全的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350多台电脑,建有千兆光纤校园网,有部分的实验操作的课件,为实训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提供有效途径。专业实验室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装备了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超静工作台、大气采样器、粉尘采样器、722型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现代化检验设备。管理先进,运行状态良好。

②校内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经费投入有保证

学校各种教学、实验仪器总值1300多万元。专业实验设备现代化程度高,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先进设备,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和1年顶岗实习的需要

我校有两间直属附属医学和一间非直属附属医院,有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训和毕业实习医院(二甲以上)50多间,均签订有协议,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并建立专门机构(实习办公室)管理实习,最后一年,实习办安排学生在医院检验科等技术岗位实习,对有就业意向的灵活安排转变为固定单位实习。

3.在校学生情况

本专业从2008年8月开始招生,当年招生73人,2009年8月招生70人,实际报到55人。学生大部分为广东省内生源,均通过全国统一进行的高考,以3A录取分数线统一录取。在校期间,学生纳入学校二级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

三、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1.专业定位

(1)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630401)专业名称规范、科学,符合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规范。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3号文)中医学技术类的一个专业,专业代码为630410,专业名称规范、科学,符合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要求。

(2)专业定位准确、专业建设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针对性、适应性。

①发展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教育符合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002年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颁发的《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4号)中规定,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主要举办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明确界定了护理、药学、医学相关类在专科层次上属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在新时期初叶这一重要时期,加快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符合《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符合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004年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制定了《我国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卫科教发〔2004〕167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2010年的目标确立的是基本建立起办学规模适宜,专业种类齐全,层次结构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体系。办学规模扩大,年招生数每年递增15%。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应扩大办学规模,以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扩大办学规模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4年-2010年招生数每年平均递增15%,到2010年使卫生人才中医生与护技药之比达到1:1.5;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招生数每年平均递增10%,到2015年使卫生人力中医生与护技药之比达到1:2。

②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办学定位符合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广东“十一五”卫生人才规划》提出:广东卫生人才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卫生人才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得到协调发展,医、药、护、技及管理人才的比例趋向合理。据2004年统计,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83351人,其中检验人员13585人,其所占卫技人员的比例为4.8%。同时《规划》中还提出我省人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区分布不合理,高级卫生人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正高职称中的85%分布在珠三角)。二是城乡分布不均匀,乡村医生的素质低,全省21529个乡村医疗点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3.1%。有的乡镇卫生院甚至没有一名大专学历人员。由此可见,提高现有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是当务之急。

为了适应广东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定位更加准确,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市场需要,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的发展服务,我校制定了《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办学思路》、《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在专业建设中坚持做到:定期对广东省尤其是粤中西部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及时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使专业定位、专业建设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

③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办学定位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我校的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肇庆、辐射广东、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在专业办学中,我们始终以职业人品塑造、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立足粤中西部,面向全省,为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卫生监督所、环境保护部门的卫生检验技术岗位、基层医院、海关边防检疫等卫生机构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3)建立了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行家参与了专业基本建设,学校与企(行)业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为使专业定位落到实处,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始终以医学检验与卫生检验技术职业岗位(群)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为此,学校建立了由基层医院、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血站等行(企)业专家组成的医学检验技术与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2-3次,为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内容及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改革和培养人才方案等出谋划策,并参与专业建设的规划、组织和论证,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和反馈毕业生信息等工作。同时,每年还派出专业教师下到企业直接了解人才需求动态和就业岗位对毕业生能力需求的变化;聘请行(企)业行家或校外实习基地的技术骨干直接担任校内或校外实训课程的教学,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企(行)业之间开成了良好的互动,努力按要求培养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

(4)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职业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明确

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多次召开专业建设专题工作会议,研究专业建设与发展,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走出去,引进来,聘请行(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任教,学生在校期间到医院实训、见习和实习,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高技能型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

2.毕业生职业面向

根据我校2008年对广东省及粤西地区进行的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查分析,制定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其中述及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的部门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检验中心、环境保护部门的卫生检验技术岗位、基层医院、海关边防检疫等卫生机构的中心检验科、卫生检验中心、医院检验科。主要工作岗位是:卫生微生物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等。

3.培养目标

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 (试行)》(教高[2004]3号文)中指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培养具有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及生物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据此,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以学生为中心,着重“职业人品塑造、职业能力培养”,以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职业岗位(群)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基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环境卫生检测部门的卫生检验岗位、海关边检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卫生检验、医学检验等相关实验室工作,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4.培养规格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求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应用技术理论,采用“能力中心”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根据医学技术类专业特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能力培养分解并融于课程之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步骤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